招生工作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0年招生信息

在这里,为文化造梦

——欢迎报考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为梦想而努力

一、学院发展沿革

    学校最早于1990年与华南师大等联合举办中文秘书专业,后于2008年成立文学与传媒学院前身文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成为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室、省级非遗研究基地;2012年开设学校首个文科实验班;2016年院系调整成立文学与传媒学院



二、师资力量

   文传学院全院教职工共116人,包括港台教师4人、外籍教师8人、特聘长江学者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包括博士后5人、海归博士5人。高级职称教师37人,教授8人,副教授27人,高级记者2人。

三、科研实力

   学院教学科研上具备1个省级研究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1个省级教研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团队;

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广东省现代传媒教学与实验示范中心;

3个省部共建实训平台:公共文化标准化与大数据平台,珠三角制造业产品创意设计平台,基于本地(东莞)产品分类的跨境电商实训平台;

4个市级科研挂牌:东莞文艺创作基地,东莞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中心,东莞民俗文化学会,岭南金石拓片研究所;

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大学新媒体应用与网络文化活动指导工作室。




四、院系设置



中文系:以广泛的文化参与促进写作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

  1.汉语言文学专业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创意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概论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新闻文艺出版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从事文学评论、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外语系:创新培养跨界+融合的国际范人才

  2.英语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汉互译(笔译)、英汉互译(口译)、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第二外语、商务英语、商务单证、国际商务模拟操作、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国际商法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汉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



传媒系:莞派青年影像力量的培养基地与摇篮

   3.广播电视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原理、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新闻评论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社、新媒体和广告机构的新闻采访、摄影摄像、视频制作、节目编导策划、经营管理等岗位,以及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岗位。

   4.广播电视编导

主要课程:传播学、传媒艺术概论、播音与主持、戏剧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影基础、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非线性编辑技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影视摄影技术、电视文艺编导、节目导播、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台、影视传媒机构和广告机构的影像艺术创作、节目编导策划、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经营管理等岗位,兼能胜任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文化艺术传播等岗位.



文产系:懂文化,有创意,会管理的人才孵化器

   5.文化产业管理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外国文学经典、创意写作、文化产业学、文化资源学、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管理学概论、基础设计、UI介面设计、平面设计、艺术概论、应用美学、文化传播学、营销策划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可从事相关的文化管理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五、培养特色

优势特色产学研平台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

● 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定期公开出版《城市文化评论》

● 东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地方资料文献中心)

● 电影与传媒研究中心

● 岭南金石艺术中心(翰墨堂)

● 设计工坊、文创工坊、图像工作室

● 现代传媒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广东省着力推进的文科实验示范中心;

● 与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共建爱智美爱心茶室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常平)。

专业培养与学生品牌活动相互渗透

专业培养与学生品牌活动相互渗透

学院提炼出包含“表演”“影响+设计”“表达”“创意+经管”的综合舞台,通过各级各类学生活动、竞赛等,建设一个养成学社核心竞争力和综合能力互相促长的教学体系。


六、2019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副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