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相关栏目

徐婷

【推荐阅读】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传媒系教学大纲

【推荐阅读】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科英系教学大纲

【推荐阅读】

王芹

【推荐阅读】

赵华

【推荐阅读】

吕山

【推荐阅读】

聚焦媒体深度融合,共话传播实务创新——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研究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1210日,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研究学术年会在东莞理工学院举行。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媒体深度融合与传播实务创新,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在东莞理工学院设开幕式分会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为主的形式召开,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青年学人和媒体行业精英通过主旨演讲、主题论坛等环节分享应用传播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就媒体深度融合及传播实务创新的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宣读了“2021年应用新闻传播研究推荐论文名单,并举行了学术期刊主编圆桌会议。

线上线下同步会议

  会议开幕式和嘉宾主旨演讲由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艳红副教授主持。开幕式伊始,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教授致欢迎词,介绍了东莞理工学院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情况,结合学校新文科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特色,对以数字营销、融媒体传播为代表的创新服务学科群建设提出期许。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志安教授、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田根胜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发布了“2021中国应用新闻传播研究推荐论文作者和编辑名单,共有10篇论文获得专业委员会推荐,主题涵盖智能媒体、数据新闻、媒体转型、新闻政策等多领域的传播创新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教授致欢迎词

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致辞

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田根胜教授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教授以《媒体深度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为题,从如何认识融合、如何认识媒体时代融合的格局、如何认识新闻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媒体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以《平台社会中的新闻生产与新新闻生态系统》为题,从互联网平台对新闻业产生的影响、平台社会中的新新闻生态系统、平台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变革三个方面对平台社会中的新闻生产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嘉宾主旨演讲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钟智锦教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涛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教授、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新闻传播研究专家从网络与社会心理、融合新闻、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平台新闻生产、传媒教育等多个维度,阐述自己的最新研究与观点看法。

  会议设4个平行分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博士生围绕应用新闻传播研究创新”“智能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媒体深度融合与传播力研究等主题展开研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昌凤教授认为,数据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正在改变社会观念、人类行动乃至社会形态等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媒介生态,同时也推动新闻从生产到运营的全流程变革,对传统新闻业的专业根基形成挑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净教授分享了新闻特稿在中国不同媒体的理解与实践,指出随着人们信息消费习惯的变迁,非虚构新闻写作广泛兴起,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

  圆桌论坛环节围绕“新闻实务研究的创新力与竞争力”主题展开,《现代传播》主编隋岩、《新闻记者》主编刘鹏、《新闻大学》常务副主编朱春阳、《新闻界》副总编段吉平、《新闻与写作》主任编辑李嘉卓等5位嘉宾参与论坛,针对论文选题、研究方向、研究路径和学界与行业的关系等问题发表意见。

  随后,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志安教授作闭幕致辞,阐释了应用新闻传播学会“繁荣新闻实务研究,促进应用传播发展”、构建应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宗旨。他指出,新闻实务研究应注重“传统、语境、变化”三个关键词,“中国重宣传,西方重监督,中西方都重视专业,但差异很大。中国语境在中国新闻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目前应用传播创新研究主要集中于平台、算法、人机交互这三个方面,应回归新闻本质,捕捉和阐述变化,重思“专业”之可能。

撰稿:严楚晴;初审:卢嘉杰;复审:杨金山;终审:张艳红


    副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