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坚持创新驱动 挖掘专业特色 文传学院积极探索新文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在新文科建设发展大背景下,文学与传媒学院坚持创新驱动,挖掘专业特色,以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为宗旨,贯通实现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与服务社会三大高校基本职能,取得了良好成效。进入2020年暑期,学院各专业师生积极投入力量,提升服务水平,以科研、创作、咨询等各种形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组建校地创新平台  促进创研成果转化

组建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示范中心,相继承担常平、石碣、大岭山等多个村史馆筹建工作,建设了一批具有文化品质和乡韵乡风的地方公共空间。20203月起,文传学院院长田根胜教授牵头组织,与东莞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联合开展《东莞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深入村落调研走访,梳理分析东莞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构成、价值、保护和利用状况,结合国内外乡村活化典型案例,探讨东莞传统村落保育和振兴的路径模式。暑假以来,经过科研团队连续攻关,已完成研究报告20万字。

文传学院与东莞市公安局联合组建东莞反诈骗宣传教育促进中心,组织传播学、思政教育专业教师成立专项课题团队,针对以网络诈骗、电信诈骗为代表的网络新型犯罪开展传播心理、舆情分析、宣传策略等研究,发挥文传学院师生在文学、影视、新媒体传播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反诈题材文艺创作。20208月初,在广东省公安厅、广东高校网络思政中心的支持下,该中心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共创平安和谐校园微作品征集大赛,面向全省高校发起反诈题材创作倡导。




深化校地合作交流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文传学院注重突破专业模式固化,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环境。学院推进建设了多个师生工作室,服务面向包括新媒体、影视、文创设计、翻译等领域,成果频出。

20206月,传媒系与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供策划和视频制作服务。近年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非常重视短视频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又开通了东莞生态环境抖音号。双方建立合作后,传媒系结合课程实践环节设计,广泛发动在校学生参与环保主题短视频策划和制作,目前已组建2师生工作室,近20名学生参与,制作7个微视频、1个环保MV,在东莞生态环境局官方公众号、东莞生态环境抖音号上发布。

20207一组形式新颖、颇具互动性和传播力的新冠病毒科普互动长漫作品幸福松山湖公众号首发刊载,被学习强国APP南方日报、东莞时间网、阳光网和十余个公众号转载,总阅读量超过10万。该作品由松山湖科学技术协会、绿色低碳研究院发起,旨在以新颖趣味的网络互动形式,小学生和家长开展防疫知识科普创作历时一个月,由文传学院张艳红、冯丽霞老师指导,8名主创成员分别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法律和社会工作学院,分成文案、漫画、交互三个小组协同创作。





加强产业咨询服务 引领地方产业升级

由于国外疫情严重,大朗毛纺织产业出口下降,跨境电商受挫,原有出口品牌开始深耕国内市场,急需直播电商人才。文传学院主动作为,与大朗电商协会联合开展产业调研,共同探索纺织产业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地方产业升级转型。在传媒系相关教师的协助下,20208月,大朗电商直播夏令营如期开展,选拔国内高校学生培训+竞赛+实战等模块为核心,引导地方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产业人才储备,形成产业转型升级有利局面。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英德市移民办为贯彻落实中央“六保”“六稳”决策部署,推动落实中央、省、市大力推进电商进农村工作安排,开展“英德移民村直播电商培训计划”,以智慧服务和技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英德市移民办清远市一默智库机构邀请,文传学院杨金山老师针对水库移民生产生活需求、当地风土人情、特色农产品的营销重点等问题,为培训对象量身定制了精准务实的乡村电商直播实训课程,并率创新创业学生团队亲赴英德市开展实训教学,为当地政府和人民提供直播电商技术指导和相关咨询。





    副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