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敬宗,男,暨大中国语文博士(台湾),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完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在《国学论衡》《哲学与文化》等核心期刊与重要会议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合编著作3 部。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承担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世说新语》研究、基础写作、创意写作与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等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上,试图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间培育文化幼苗,期对人文教育略尽棉薄之力。...[更多]
周赛红,博士,副教授。1977年7月出生,湖南省宁乡县人。2000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并获该校硕博连读资格。经五年潜心学习,于2005年6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7月入职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承担《古代汉语》《大学语文》《文字音韵研究》等多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古代汉语》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科研方面,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6项,在《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更多]
张斌华,男,博士,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城市语言学会(IAULS)理事、澳门语言学会会员,入选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库。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中文教育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城市化进程下珠三角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之语言研究”、国家语委重点项目“语言文明规范与社会治理研究”子课题,主持其他省部级、市厅级课题...[更多]
张炎,讲师,2018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入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及文献。教学中主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氛围生动,获学生好评。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致力于培养专业扎实、具备创新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科研方面,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并已结项。在《敦煌研究》《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中国典籍与文化》等核心期刊及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十...[更多]
林晓燕,广东普宁人,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领域主要为韵律语法、语体语法、方言语法和教学语法等,主要承担《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以及国际留学生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作为国际中文教师赴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孔子学院任教。代表性学术论文:1.林晓燕、冯胜利 《句末语气词产生的韵律机制与“反证”》,《语言研究》待刊。2.冯胜利、林晓燕 《汉语的词重音:原理、结构与表征》,《长江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