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工作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3届毕业生 资源信息手册

一、学院简介

文学与传媒学院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应用外语系与中文系;2016年学院重组成立文学与传媒学院,设置五个系:中文系、外语系、传媒系、文产系和科技英语系;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文化产业管理等本科专业;开办人文科学实验班、广播电视学卓越新闻班、商务英语实验班。与暨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本科在校生15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全院教职工共111人,包括特聘长江学者2人、港澳台教师3人、外籍教师4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包括博士后5人、海归博士5人。高级职称教师3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6人,高级记者2人。

学院现有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广播电视学专业为省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试点单位。中国语言文学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建有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岭南金石艺术中心、制造业产品文化创意再设计中心、湾区城市可视化传播研究院等特色研究与应用平台。其中,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为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定期公开出版发行研究专刊《城市文化评论》。

学院拥有岭南地方文献资料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图书室。所建“数字媒体实验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虚拟演播室、非编实验室、融媒实验室、多媒体录播室、摄影摄像实验室、文创工坊、设计工坊、语音室等实验实训平台。学院与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教育集团联合共建“凤凰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建成新媒体与视觉文化艺术中心、数字灯光摄影棚、高动态图像创新应用实验室、高清数字影像实验室等高水平影像科技创新实验室,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共同深化产教融合,合作开发产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推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和新文科建设。数字影像实验室等高水平新文科科技创新实验室。

二、专业介绍

中文系:以广泛的文化参与促进写作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立足汉语言文学的内在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学综合素养与应用能力,较强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掌握我国有关语言、文学、文秘方面的方针政策,系统掌握文秘档案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能够从事文学评论与写作、新闻出版、文秘、宣传等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为学校一级重点学科。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10名、博士16名。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岭南金石艺术中心(翰墨堂)、制造业产品文化创意设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为最具特色的四大研究与应用平台,出版发行城市文化研究专刊《城市文化评论》。文化与科技融合、区域文化的广泛参与为专业发展的最大亮色。

3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创意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概论等。

4、就业方向

从事文学评论与写作、新闻出版、文秘、宣传等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科学实验班)【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班教学改革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内在规律,以拓宽专业基础、因材施教、优生优培为理念,以自学能力、创新素质和完整人格为目标,以小班制、导师制与国际化为抓手,致力培养勇于担当,具有较强创新潜能、团队协作精神和创业实践技能,善于学习和参与竞争,具备问题意识、视野开阔、勤勉上进、敢于超越,能在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教育、媒体创意、新闻出版、办公文宣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专业特色

依托优势专业,集中优势资源,吸引优秀学生,以学科群拓宽专业基础,因材施教,优生优培。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素质、团队协作精神与完整人格;发展其语言、思维和判断能力;注重竞争意识、问题意识与知识视野的培养。中文系面向社会科学的部分专业组建“人文科学实验班”,规模为30人/年级。主要特色:小班制:改变宣教制,突出研习法;导师制:改变粗放制,突出个性化;拓宽专业基础,突出学科视野;强调习惯养成教育,突出人文精神。

3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创意写作、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文学理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概论等。

4、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文化传媒机构、科研机构、中小学、培训机构等,可从事文秘宣传、新闻出版、文化创意、新媒体运营、中小学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等工作。

外语系:培养国际视野的英语高素质人才

英语(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一贯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宗旨。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汉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东莞、珠三角乃至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2、专业特色

英语专业重视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的构建,同时利用东莞得天独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与东莞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众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其中既有丰富的会展实习机会,也有极具挑战的国际赛事和国际会议,同时,英语专业还与英国、美国的多所高校进行丰富的校际交往和交换生项目,从而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素养,并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

3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汉互译(笔译)、英汉互译(口译)、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第二外语、商务英语、商务单证、国际商务模拟操作、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国际商法等。

4、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外事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外贸易领域、或英语教育部门,可利用跨文化人文知识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和外语技能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应用型国际化人才。

英语专业(英日双语实验班)【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一贯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宗旨。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获取信息、更新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与日语语言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日语和汉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东莞、珠三角乃至广东省的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服务。

2、专业特色

紧扣“以学生为本,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英日双语语言技能和英语与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实践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东莞市、珠三角、乃至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日语听说、日语写作、高级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英美文学、第二外语、商务英语、商务单证、国际商务模拟操作、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课程

4、就业方向

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

传媒系:用影像诠释属于你的时代

)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立足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力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娴熟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本科期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培养,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新媒体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现代广播电视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能够在广播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与报道、摄影摄像、编辑与制作、节目主持、文案策划、媒介管理与应用等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专业特色

广播电视学专业重视实践教学,着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为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设置了摄影与摄像、阅读与演讲、采风与影像创作、新闻调查、剧情片、纪录片等专业实践环节,配合相关课程,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的艺术感悟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还合力举办“粤光杯”学生影视作品大赛,全方位锻炼了活动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主要课程

新闻学原理、传播学、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广播电视类型文稿写作、摄影基础、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影视编导、节目主持艺术、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新闻评论、纪录片研究与实践等。

4、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台、报刊杂志社、互联网、新媒体和广告机构的新闻采访、内容创意、新媒体运营、摄影摄像、视频制作、节目编导策划、经营管理等岗位,以及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宣传策划岗位。

广播电视学专业(卓越新闻班)【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立足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力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国际视野、娴熟的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本科期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能够适应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行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能够在广播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出版社以及其他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与报道、摄影摄像、编辑与制作、节目主持、文案策划、媒介管理与应用等工作,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专业特色

紧扣我校“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理念和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发展契机,基于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优势学科基础,针对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及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立足东莞,面向珠三角,辐射广东省和全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3、主要课程

新闻学原理、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道、广播电视写作、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传媒写作与设计、播音与主持等课程

4、就业方向

就业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台、影视传媒机构和广告机构的影像艺术创作、节目编导策划、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经营管理等岗位,兼能胜任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文化艺术传播等岗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立足视听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着眼于传媒发展的学科与产业前沿,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传媒人才。通过本科期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专业化培养,使学生能够满足媒介融合时代中现代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之需要,具备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品质,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在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及其他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等工作。

2、专业特色

紧扣我校“知行合一,立德树人”办学理念和创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发展契机,基于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优势学科基础,针对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及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立足东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影视文化传媒领域,培养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3主要课程

传播学、戏剧编导、综艺编导、表演学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影基础、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非线性编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节目导播、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等。

4、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广播电视台、互联网与新媒体、影视传媒机构和广告机构的影像艺术创作、节目编导策划、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经营管理等岗位,兼能胜任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文化艺术传播、文艺教育等岗位。

文产系:懂文化 懂创意 懂未来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立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内在规律,培养掌握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管理、文化创意、文化传播、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文化产业的现状,掌握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律,具有丰厚的文化史知识、良好的创意策划能力、较强的文化创新能力与经营管理能力,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具有适应出版、娱乐、报业、旅游、影视、网络等各级各类文化产业需要,能从事项目策划、管理、宣传、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文化政策、管理、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2、专业特色

文化产业是全球化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誉为“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与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营管理和文化创意人才严重匮乏,导致对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的迫切渴求。文化产业包括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报业、网络业、娱乐业、广告业、咨询业、策划业等。文化创意设计、社区营造、与知名文化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为本专业的主要特色。

3主要课程

文化产业学、文化资源学、管理学概论、经济学原理、创意理论与实践、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史、基础设计、平面设计、创意写作、艺术概论、应用美学、文化传播学、文化经纪学、品牌策划与项目开发、社会调查与研究、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等。

4、就业方向

主要面向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岀版、文旅演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担当综合管理层,可从事相关文化管理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副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