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文传学院教师探讨文化遗产与品质城市,助力湾区都市建设

"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是东莞市委提出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为了从学术层面探讨文化遗产与品质城市的关系,并助力东莞品质城市建设,近日东莞文学艺术院、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行了"文化遗产与品质城市"学术沙龙。文传学院城市文化研究团队参加了本次交流,纷纷为“品质东莞”建设献言献策。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田根胜教授指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与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密切,文化发展已经全面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竞争格局、制度形态和未来趋势,并成为高端产业形态和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性要素。可以说,经济社会转型本质上是文化转型。随着风格社会的成长,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味、美感与体验,文化遗产的整理、发掘、保护和利用,对促进城市品质的提升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一是输出优质产品与资源禀赋,形成魅力经济;二是注重审美体验,促进社区更新,锻造风格生活;三是以提升文化消费的质量为目的,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居民生活鉴赏力,强化文化认同。

东莞作为闻名的世界工厂,文传学院党总支书记阎江提出了品质城市中的工业遗产资源的价值。他说,对于东莞这座城市而言,固然有岭南文化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美誉,但改革开放先行地却是这座城市如今最有分量的名片。

《城市文化评论》主编、文传学院教授黄忠顺教授在做研究收集数据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以'文化遗产与品质城市'这个主题聚焦我们东莞的城市品质提升,着力点可能应该更多地放在近代以来的文化遗产,更应该放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遗产上面。现代数字技术带来的社会文化变化非常之快,刚才还是"当下",转瞬已成"文化遗产"。我们要有川端康成所谓"临终的眼",去发现它,珍惜它,保存它,并换发它。

文传学院副院长张艳红认为品质城市的建设,需要一批有想法、有能力的基层文化干部,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将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民心,带动居民共同营造社区和城市的文化符号,提升文化认同,发掘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潜力。高校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基层文化干部能力提升提供智库支撑。

关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方式,文传学院的教师代表各抒己见。大家均表示,如将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除了需要对其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和展示,同时还需要将其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文化,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文传学院卢嘉杰博士指出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确立的意义共识,它一方面需要以物质和空间作为表现基础,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审美偏好,但文化传承的核心之处仍然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因此,如何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自发参与到有关的实践活动中,是活化和延续文化遗产的关键所在。中文系主任张斌华说,我们在讨论东莞品质城市时,往往忽略了东莞特殊的人口构成。70%多的外来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农民工群体,本地、外来人口比例倒挂全国罕见。朱文惠博士在沙龙交流活动中提出品质城市中关于文化遗产继续传承的社区营造、文史工作室的规划、辅导及支持等概念。文产系主任吴寒柳指出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性的还是非物质性的,其作为历史性的遗存物,曾经都以深度参与生活的方式,塑造着文化的形态。在此意义上,要实现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首要在于寻求文化遗产与当前文化的共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文传学院教师何回指出在开发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时候,首先要挖掘其最核心的、最适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价值观。

本次研讨活动,文传学院教师不仅从理论层面、学术层面探讨文化遗产与品质城市的关系,加强学术交流,也为东莞遗产保护、城市文化建设提出具体建议。近年来,文传学院不断推动产学研结合,依托学院《城市文化评论》、省非遗研究中心两大平台开展东莞城市文化的理论研究,同时积极参与东莞村情调查、村史馆建设,服务地方发展。

    副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