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学校战略部署,明晰学科建设路径、压实全员工作责任,10月30日下午,我院在101会议室召开学科建设专题会议。学院领导、各系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等出席会议。

聚焦核心任务:硕士点申报攻坚与特色学科建设“双轮驱动”
会议明确以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总牵引,多维度推进学科建设。郑坚院长强调,学院需紧扣两大重点:一是全力推进硕士点申报工作,尤其要深耕“东莞学”特色研究,以东莞为研究对象、创新研究方法,实现“立足东莞、服务东莞”的学科定位;二是加速国际化建设步伐,主动对接学校中拉中心等重要国际交流资源,为学科建设注入全球视野。
学科带头人何国平教授聚焦学科建设方向,提出将以申硕为契机,认真梳理未来5年学院发展路线图,锚定以“顶天立地”为主线。顶天是激活已有外字头教师的内生动力,积极响应学校国际化战略,确立以国际化研究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包括区域国别(拉美)政策与全球治理、国际传播与跨文化沟通、中拉舆情与技术采纳与创新扩散等研究团队;立地是立足东莞、深耕东莞,服务大湾区,组建产教城融合传播、城市形象传播与城市融入和城市节庆赛会营销等研究团队,提升东莞的能见度和美誉度。在国际化研究和城市研究方面,学院将积极动员、精心组织、投入资源,坚持长期主义和短期突破相结合,确保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深度契合。

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通报工作进展、明确任务节点。叶永胜副院长详细通报两个硕士点申报进度,明确后续工作时间表:加快申报书起草,同步启动专家咨询环节,确保申报材料高质量;张放副院长则强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指出硕士点申报迫在眉睫,教师成果是关键,需群策群力完善材料,并依托学校中拉中心,将区域国别学与拉美合作结合,承接高质量项目,实现学科建设与教师利益双赢。
鲁竞夫博士传达新闻传播硕士点申报细节,提出需将数据更新至2025年12月31日,进一步丰富获奖成果和完善材料填报;陈志喜博士汇报区域国别学硕士点申报情况,深入分析学科优势与短板,强调需及时更新关键信息,补足薄弱环节。
凝聚全员共识:教师发展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
阎江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会议是学院对接学校中心工作的“关键动员会”。他传达了学校党委扩大会精神,明确文传学院作为文科院系的两大担当:第一,紧扣学校“与城市、产业共生共荣”的定位,强化文科应用研究,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东莞产业升级与城市治理;第二,抓住“国际化”这一学校“弯道超车”的关键机遇,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全体教师需“顺势而为、抱团取暖”,主动将个人研究方向与学科建设需求对齐;学院将搭建“学科服务、党建服务、管理服务”三大平台,为年轻教师提供岗位锻炼、项目申报等机会。他最后强调,“实现新突破,需要每一位文传人的努力”,希望全体教师找准发力点,在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中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精彩跃升”。

此次专题会议的召开,不仅明确了学院学科建设的“任务书”与“路线图”,更凝聚了全员参与、协同发力的共识,为下一步高效推进学院学科建设、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来源:文传学院;初审:王思琦;复审:邓强;终审:郑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