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届大学生汉语创意写作大赛入围赛选手为期3个月的写作指导结束

近日,由花城出版社和东莞理工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大学生汉语创意写作大赛入围赛选手为期3个月的写作指导结束。2月24日,首届大学生汉语创意写作大赛入围赛结果揭晓,共有24名参赛选手通过入围赛复评评审。通过入围赛复评的24名参赛选手,由李浩、陈集益、王威廉、郑朋等四位导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写作指导。新作品完成将重新投稿并进入决赛评审。

导师李浩谈到指导感受时,表示很欣慰在选手身上看到的是活力,还有他们完全不在旧有的文学样式之内的写作。同时也指出就是叙述故事的能力是他们的弱项,仍需加强,并建议学生们,不论是学员,喜欢文学的,还是理科生,其他的一些学生,都要多读一读文学书,读真正好的文学书,这对个人和个人成长、对世界对认知有非常大的好处。希望这些学员中有志于文学创作的,读书过程中可以做一下眉批,可以把自己当时少年时期轻狂、后面觉得浅薄的东西记在纸上。做眉批,会让你不得不审慎地、艰难地、带有某种故意地去面对书中每句话、每个词和它们存在的方式。希望青年学子越来越好,能够成为好的作家,我们的文学才有更多希望、民族才更有希望。

接受指导的复赛选手方正接受采访时提到写作期间,在和老师聊文章内容同时,拓展地聊了一下“作者选择读者”还是“读者选择作者”这个问题。老师阐述的文学追求的理念,帮助他正视现在对文学的态度。选手张丹表示这三个月对文学写作有新的认识,比如细节描写如何深入,人物形象如何设定,都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训练和感受。

导师介绍:

李 浩:1970年生于河北,中国作协会员,河北师大教授。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将军的部队》《父亲,镜子和树》《侧面的镜子》《告密者札记》,长篇小说《镜子里的父亲》《如归旅店》,诗集《果壳里的国王》,评论集《阅读颂,虚构颂》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蒲松龄全国短篇小说奖,孙犁文学奖等。有作品入选各类选集50余种,或被译为英,法,德,日,意,韩文。

陈集益:1973年生,浙江金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于鲁迅文学院第7届、第28届高级研讨班学习写作。小说《城门洞开》《野猪场》《人皮鼓》《驯牛记》《制造好人》等一百万字,见于《十月》《人民文学》《钟山》《花城》《大家》等刊物。出版有小说集多部,《野猪场》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0年卷。现为《青年文学》编辑。

王威廉: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物理系、人类学系、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收获》《十月》《花城》《作家》《散文》《读书》等刊发表作品,被各类选刊、选本大量转载。著有长篇小说《获救者》,小说集《内脸》《非法入住》《听盐生长的声音》《生活课》《倒立生活》《北京一夜》(台湾)等。现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创意写作专业导师。曾获首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首届“文学港·储吉旺文学大奖”、十月文学奖、花城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当选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郑 朋:曾用笔名郑小驴,1986年出生湖南隆回。在《十月》《收获》《人民文学》《花城》《山花》《芙蓉》《作家》《INK·文學生活志》《今天》等核心文学刊物发表小说作品百万余字。出版小说集《1921年的童谣》《少儿不宜》《蚁王》等多部,长篇《西洲曲》。曾获《上海文学》佳作奖、湖南青年文学奖、毛泽东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选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南海文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日、捷克语。南京市青年文学人才签约作家。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天涯》杂志社编辑。

    副菜单